
(法) 阿尔贝·加缪著 李玉民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
索书号:I565.65/23
内容简介
《西西弗神话》借源于古希腊的西西弗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加缪对于荒诞的独特姿态。在西西弗这个形象中,那命定的判决,那永无止尽的苦役,那毫无意义的行为,那热烈愿望与冷酷现实的对立,那主观理想的呼号与客观冷漠的沉默,那没有祖国、失去故土、永被流放的个人,所有这些人类生存的荒诞处境都蕴藉其中;而同时,这形象又是人类与荒诞命运抗争精神的突现。人在荒诞境况中的自我坚持,永不退缩气馁,特别是在绝望条件下的乐观心情与幸福感、满足感,所有这些都昂扬在西西弗的精神里,构成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和气质。
西西弗蔑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在悲观中乐观地生存,积极地介入生活与社会,与命运抗争,作者在赞美西西弗这个抗拒荒谬的英雄的同时,告诉读者:能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是一种幸福,充实的生命才有活着的快乐和价值。
写作背景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得罪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好走下去,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陷入了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从这则著名的古希腊神话中,发现了人类现实困境的某种象征意义,于是写成了阐述他荒谬英雄理念的《西西弗神话》。
作品评价
虽然《西西弗神话》从创意酝酿到写作定稿,是在1936到1941年的几年间断续写成的,但它仍具有内在的哲理上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它从荒诞感的萌生到荒诞概念的界定出发,进而论述面对荒诞的态度与化解荒诞的方法并延伸到文学创作与荒诞的关系,这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最具有规模、最具有体系的荒诞观。萨特认为,加缪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是理解加缪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